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研修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语文课堂

来源:蒲城县教研室    作者:教研室穆福存    浏览:3892次发布时间:2017-06-01 08:56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会专题报告
 
李秀娟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来的语文教材中,都编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这些古诗词深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等多种功能。
    2017年5月12至14日,蒲城县小学语文教师一行47人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研讨会,聆听了名师的精彩课堂,感触颇深。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各位探讨、交流、分享。
    一、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1、《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3、4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5、6年级)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是,第二学段进一步把诵读与情感体验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了,而且有了对理解作品内容的要求。
    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学生首先在阅读诗歌中领悟诗情,体会诗人情感,这标志着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强调“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则更进一步地深入了文本,贴近了文本,开始关注文本的形式,以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三个学段都提到了“展开想象”和“体验情感”,对诗意的自主理解要求呈螺旋式递进上升。
    2、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各学段的要求,结合新课改理念,在确定古诗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主理解诗意。②合理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情感。③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二、古诗词教学的品析
    (一)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 
    1、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首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阅读作品,沉潜其中,涵咏品味作品意蕴。然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由语言到内容,感悟诗文的情意。读的目的是为了体悟作品内在的情感,而对作品内在情感的体会又会反过来促进诵读的效果。因此诵读应该建立在对作品意蕴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准确感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才能读出感情来。
    2、淡化教师的讲解。首先应该淡化对字词句语法的讲解。对字词的认知可以放在学生预习阶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诵读情况了解他们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对诗句的学习应避免采用翻译的方法,因为翻译会使诗味荡然无存。其次,教师不应把自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或者违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对作品意蕴进行过深的挖掘。否则就会造成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在底下却听得昏昏欲睡的场面。 
    当然,淡化教师的讲解,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说老师什么都不用讲了,只要学生自己读就行了。而是说老师应该注意讲什么?该怎样讲?比如说,对作品字词的讲解,需要老师讲解的并不是字词的表面意思,这些学生通过查字典就可以了解。而应是字词的内在意蕴,字词为作品的表情达意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而这些方面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这也正是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的地方。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学生通过与作品的对话,有感而后发,此时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方智范老师说:“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他对作品有独特的反映一定要重视。阅读是一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个中介。你这个老师做中介,那么你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当然要高于学生。也可起向导作用,但不能代替。我们过去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谈话的方式,那种对话是老师根据参考书,根据课文,事先准备好结论。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是‘请君入瓮’。这种方法与阅读对话理论是背道而驰的。”
    由于我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形象化、直观化特点,为人们阅读作品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由此形成了诗歌含义的多义性。再加上阅读的主观创造性,因此,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首作品肯定会得出不同的感受。所以,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独特感受,对诗歌意义的丰富联想。惟其如此,才能对作品的意蕴有更透彻的领悟,也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不等于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可以听之任之,包括胡思乱想也不加判断地一味肯定、称赞。如果这样将会导致对作品的理解误入歧途。因为诗歌既有它含义的丰富性,又有它立意的确定性。
    (三)重视对作品的“密咏恬吟”与默读。 
    1、遵循阅读记诵的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呈现两种不同的读法,一种是出声的朗读;一种是不出声的默读。朗读从读者发声的高低又可以分为“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两种形式。叶嘉莹先生解释说:“大抵一般而言,高声朗读之时声音占主要之地位,因此读者所得的主要是声音方面所呈现的气势气概,而在密咏恬吟之时则声音之比重较轻,因此读者遂得伴随着声音更用沉思来体会作品中深远之意味”。虽然许多老师十分注重对作品的朗读,但实际上重视的只是高声朗读,认为读的声音越大越好。而对更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更为自由、自然的低声吟咏——“密咏恬吟”却重视不够。殊不知“密咏恬吟”恰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和再现诗歌韵味的有效方法。 
    2、默读对于理解诗歌意蕴、体会作品情感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默读却十分不重视,课堂上不给学生默读的时间。以朗读代替默读,或者以讨论代替默读,以齐读代替默读。这些老师追求一种热烈的气氛,热闹的形式,一节课从始至终都是书声朗朗、热热闹闹的。其实这样做是不太合适的。古诗文教学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热闹形式的追求上,而应紧紧围绕体验作品情感这个中心。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关键在于一个“感”字,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使学生心里对诗文作品产生一种感觉。而对作品情感的体验,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需要学生沉下心来,静思默想,咀嚼品味,仔细体会作品内在的情韵。因此,在课堂上应该给出学生自己默读思考的时间,不能以讨论代替阅读,不能以大声齐读代替个人吟咏,不能以朗读代替默读。
    三、古诗词教学的拓展
    古诗词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短小精练的语言文字蕴涵着无限丰富的内容,而小学语文课程中只精选了极其小的一部分,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在古诗词教学中有必要适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它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恰到好处的拓展与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一)教学资源的拓展要注重相关性    
    “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发”。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当前的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在导入诗题之后,开始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但是,大凡都是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甚至是倾盆大雨式的解题。如有位教师讲《题西林壁》,他既讲了苏轼的生卒年月、政治思想,又讲了苏轼被贬、大赦的情况;既介绍了苏轼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又介绍了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三苏”著称于文坛的史实。教师说得振振有词,学生却如坠五里云雾。
    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总有一道无形的隔膜与障碍,因而在教学伊始,首先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这才是最主要的。如果过全过细的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正确的方法是教师要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内容作为重点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有位教师在教学《游子吟》一诗时,为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做了这样的读前介绍:诗人孟郊的一生十分凄苦。他自幼丧失了父亲,是妈妈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为了生活,他多次辞别母亲,远赴京城,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进人官场。可惜他多次考试落第,直到46岁才考中进士,他在50岁那年才当上今天江苏省的一个小官。这首诗就是孟郊上任后,准备接母亲到自己府上安享晚年时写的。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交给了学生一把进入诗的艺术境界的钥匙。    
    (二)教学资源的拓展要体现情趣性    
    “情趣”与“意象”是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核”。小学古诗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情趣: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古诗词教学就意在引领学生披文入诗、潜心会文,透过诗词感受作者跳动的脉搏,触摸诗人的灵魂,从而在心中留下一份精神的感动、情感的共鸣。    
    如教师在执教《惠崇春江晚景》时,绘声绘色地讲述苏东坡与惠崇之间的故事;在执教《赠汪伦》时,声情并茂地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可充分调动学生学诗的积极性。
本次学习中,王林波老师在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巧妙地创设情境进行的拓展阅读,让学生意犹未尽。    师:和张志和的《渔歌子>相对,他的哥哥张松龄也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在生充分读后)   师:我来当一回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师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生齐读《渔歌子》。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呀,为何不归?(指名说)   生:我迷恋这里的景色。   生:我想多在这里呆一会儿。   生:我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放松。   师: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哪?   生:钓到了优美的景色。   生:钓到了无限的自然风光。   生:钓到了自由与快乐。   生:钓到了清闲与飘逸。
如此有情趣的拓展,实在是妙啊! 
    (三)教学资源的拓展要掌握适时性
    古诗词语言虽然简约,然而形象生动,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因此可根据诗歌所表现的意境,配之以画面。创设出一种意境,通过视觉艺术,从整体上捕捉诗歌形象,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对诗情的把握,对诗理的感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诗人在诗词中所状之物或所写之景的图片,如巍峨的泰山、浩荡的长江、秀美的西湖等等,使学生对这些景物有更直观的认识,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同时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让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强制去抒情、硬性去思维、生硬地描述诗意,也不能一味地取悦学生的兴趣,而忽视必要的想象与思考,这样的教学都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 
    如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四)教学资源的拓展要把握适度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喜欢选取与其相同或相近的另外一首或几首古诗来进行拓展,既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提高课堂效率。然而教学拓展也会走入另一误区:泛滥无度。
     一位教师执教古诗《早发白帝城》时,依次出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独坐敬亭山》引导学生学习,希望学生在厚实的积淀中提高语文素养。殊不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大容量的拓展,削弱了学科教学的基础性,挤压了学生理应拥有的读写时间,该掌握的得不到落实,该理解的仍一知半解。
另一位教师在执教王之涣的《凉州词》时,一味地抓住“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一句去拓展:联系陆游的“三万里河东人海”体会黄河的“长”;联系“黄河之水天上来”,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联系“九曲黄河万里沙”,体会黄河的曲折,而忽视了这是一首边塞诗,忽视了应在古诗教学中要以遵从诗的本体之美为原则,尽可能地找到教材的空白点、延伸点、能力点、发掘点,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上的积累意识。 
    教学资源的拓展要适量,太少了,作用不大,太多了,又会喧宾夺主。到底多少才合适呢?这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来确定。每篇文本的教学都有明确的目的,拓展资源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突破重难点,深化主题和文本空白处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了拓展就大量堆砌资料,甚至把语文课上成其它课。
    同时,我们在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时,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进行适度的拓展。不要因为拓展这一形式的需要就忽略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试想想,你强加给学生一些难以理解的资源有用吗?这些生硬的东西只会加重学生负担。
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把握好拓展的度,遵循适量、适度、适用的原则,才能准确生动地把古诗的无限魅力传递给学生,引领他们在灵动、烂漫的古诗教学中品尝诗的味道。 
    (五)教学资源的拓展要渗透语文性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文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是属于综合性的,是融多项内容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整合性拓展。比如,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可以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但是,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拓展更应该体现语文性,我们不应该为拓展而拓展,而要善于从古诗文文本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拓展点,通过适度的课内外拓展,巧妙地突破古诗文教学难读、难解的瓶颈,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好古诗词,最终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拓展。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伦》。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提高自身诗词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能联系比照,针对教材合理巧妙拓展,以诗学诗,以诗悟诗,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古诗,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长此以往,定能如春夜喜雨,无声中润物,获取好的“收成”。
    四、古诗词教学的吟诵
    (一)朗诵、诵读、吟诵三者的区别
    “朗读”,指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朗诵”,指大声诵读诗文,带有情韵地朗读,既可表现声音抑扬顿挫之美,还可传达情感信息,更能感染人。  
    “吟诵”,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它是吟唱和诵读的结合。
 
  古代的“吟诵”和今天的“朗诵”,都要求感情真挚、吐字清晰、节奏分明、行腔自然——这是其共性之所在;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吟诵可用方言方音,个性化色彩浓郁,形式风格多样化,适合于古代诗文作品;而朗诵却用普通话,字正腔圆,有较为固定划一的标准,更适合于白话文作品。其实,吟诵就是古代的朗诵,朗诵就是现代的吟诵。
  不过,吟诵是我国三千年来诗词文赋欣赏和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其进行抢救式的保护是完全必要的。吟诵的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没准谱,无定调,口耳相传,各行其是,所以很难传续下来。一百年前,吟诗如同写字一样,是读书人的基本功,可如今能吟诵古诗文者,寥若晨星。相信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抢救”活动,古老的吟诵必将“枯木逢春发新枝。”
    实事求是地分析,吟诵的形式风格古老典雅,但令当代人感到生疏且遥远;而朗诵为影视表演家所独擅,其艺术表演程式令人赞赏,但却高不可攀,普通人不敢涉足。唯有朗读,面向大众,容纳草根,为校园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基本功。为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应以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吟诵不应排斥朗诵,朗诵也应从吟诵中吸取营养,二者相互学习,相济互补。变通古今,与时俱进,就要求我们别裁伪体,转益多师,将吟诵和朗诵的精华冶于一炉,使大众化的朗读得以普及和发展。
    (二)关于吟诵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倍受人们喜爱。古代的诗与歌是不分家的。《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从原始歌谣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是吟出来的,吟诵乃是历代诗家文人的最佳表达方式。诗歌写出来就是歌的,诗歌都是可以和乐而唱的,不存在独立于“歌”之外的诗。因此,诗歌离开了歌,离开了唱,离开了吟咏、诵读,就会大大减损它本来的价值和意义。著名的诗人陆游曾经说过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外”或许就包括对诗歌本身的吟诵。我们平常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做”吗?这反映出吟诵确实是学好古诗的基础。古诗的教学必然离不开吟诵,尤其是小学古诗的教学更离不开吟诵。
    1、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意义
     吟诵是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古诗的一把钥匙。以前,私塾先生对孩子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摇头晃脑,拖腔拉调,其实就是吟诵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它从声音上延长了诗歌的语言,徐徐吟诵,韵味无穷。因而,“吟诵的直接效果是可以把诗中的语气、语调、语势、韵律、节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这些在书面语中无法表现出来的语感因素表达出来,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了有感情、有灵气、富于感染力的声音,从而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地感受语言材料”。
    小学生有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可企及的记忆力,这一年龄段背熟的古诗,常能记忆终生。小学古诗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开发记忆力。吟诵教学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将产生特有的效果和作用。
    (1)古诗吟诵具有音乐美,便于创造最佳的课堂氛围。
    诗与音乐本是同根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诗,其实也是听觉的艺术。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恰当的吟诵,会让人痴迷,让人陶醉,增强感染力,创造最佳的课堂氛围。小学古诗吟诵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由于每个吟诵者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古诗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吟诵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认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古诗所创造的境界中陶醉、畅想。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配合适合的音乐,增加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性的火花更好地迸发出来。
    (2)有助于教师的讲析与学生的理解记忆
俗语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修改自己的诗文也从朗读上加以推敲。如杜甫就“新诗改罢自长吟”。小学古诗教学,采用吟诵教学,有助于教师的讲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吟诵得好,古诗教学就有了基础,小到字词的理解,大到古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与此同时,也能达到储备知识、厚积薄发的目的。      
    (3)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吟诵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通过吟诵,可以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周振甫说:“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用适宜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通过诵读古诗,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目的。
    如教学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不就是观察吗?我们反复吟诵这两句诗,它正是讲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横、侧、远、近、高、低”,观察要有顺序。观察时有顺序,写作才有条理。“各不同”是变幻多姿的庐山的特点,观察要抓住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写什么像什么,避免“千人一面”和“千篇一律”。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事物,这对学生的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2、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方法
    小学古诗吟诵教学不但有助于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良好课堂氛围都有很大作用,下面探讨其具体的教学方法。
    (1)诗词吟诵的基本要求:押韵、节奏、平仄。
    ①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区别。中国古诗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用韵处是平声就是平声韵,是仄声就是仄声韵。在吟诵时,到押韵一句时,要适当增强吟诵语气。押平声韵处,声音高扬并持续拉长。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押十六唐韵,是平声韵,就要把“霜”、“乡”音拉长使其圆润饱满。押仄声韵吟诵时语音激切短促,嘎然而止,留下听觉上的空白,使诗味无穷,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仄声韵,诗人描写的就是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从感觉写到听觉,由回忆写到眼前,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处处留下空白,留待吟者心领神会,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
    ②节奏。节奏,是指语言、歌咏和器乐演奏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指律句的节奏,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
    具体说来,五字句是“二二一式”,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七字句是“二二二一式”,如王安石《泊船瓜洲》(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然古诗和词还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等。一般说来,三字句是“二一式”,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白居易《忆江南》),四字句是“二二式”,六字句是“二二二式”。
    ③平仄。由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如“竹、木、绿、月、药、叶、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所谓“平”,就是声调延长而高扬;所谓“仄”就是声调倾侧短促。即所谓平声扬,仄声抑,律诗的平仄是交替的,而且有一定规律性,因而吟诵起来抑扬顿挫,有很好的音乐效果。
    (2)借助民族乐器吟诵 。我们在吟诵古诗时,如果不懂昆腔谱唱,也没有音响资料,那怎么办?借助乐器伴奏。在乐器的伴奏中来吟诵古诗,不但能更好展现古诗的音乐美,而且还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借助民族乐器,因为民族的更适合中国古诗。比如我们熟悉的古筝、古琴、琵琶、箜篌、二胡、木琴、葫芦丝、箫、笛、胡笳、芦笙、唢呐、鼓、角、号等。当然,不同质地的乐器要与适当的诗歌相对应进行吟诵才美。
    精美青铜乐器——大型的编钟更适合于《诗经》中用于仪礼的诗歌;边塞诗配合二胡、胡笳、鼓、角、号进行吟诵比较适情适景。当然,古诗中多为写景送别、抒怀言志的作品,配合古琴吟诵可能是最合适不过的。操琴通乐是古代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至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卓文君借琴表爱心,嵇康临死操琴奏《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悠闲抚琴智退雄兵,以及陶渊明弹无弦琴等故事。古琴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琴与诗歌密不可分;讲求韵味,虚实相生,讲求弦外之音,从中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没有这样的教学设备,那借助竹梆、竹杠、竹筒,甚至木棒通过击伴奏吟诵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音乐曲调,配乐吟诵让学生进入到古诗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讲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方法,严格意义上说,押韵、节奏、平仄问题是诗词吟诵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整个吟诵教学中,贯穿于任何一个古诗教学中。也就是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讲诗歌的押韵、节奏、平仄,昆腔谱唱是一种表达方式,在推广普通话的今天,用普通话吟诵应是首选。
    当然,如果能恢复古音吟诵更是绝妙无比。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就非常提倡这一点。叶嘉莹从小在北京一所大四合院里长大。到现在,她还是一口清脆、地道的老北京话。2005年,她在北师大讲座,所吟诵古诗词京腔京韵,八十岁高龄了,但仍然感情充沛、韵味十足,极具感染力。叶嘉莹先生曾与田师善先生合作,为四至十四岁儿童出版《与古诗交朋友》一书,并亲自录制了诵读音带。如今,93岁高龄的她还继续倡导着吟诵。在这次培训中,陈琴老师的吟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小学古诗的教学,要以“吟诵”为本;要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体会、在吟诵中想象、在吟诵中欣赏、在吟诵中培养语感、在吟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小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
    古诗词需要吟诵!
 
    总之,我国的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正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我们要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为他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古诗的具体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与古诗深入“对话”,让古诗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语文课堂。